兩江新區10碗菜⑩丨秦孝連:灶臺見證手足情 兔香征服婆家人
2025-05-01 12:01:1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四方食事,一碗人間煙火;山城滋味,最是暖胃暖心。每一道家常菜里,都藏著歲月的溫度、家人的摯愛、鄰里的溫情,以及這座城市最質樸的深情。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推出原創專欄——兩江新區10碗菜,聚焦進入“渝味360碗·山城人家”家常菜名冊的兩江新區10碗家常菜,聽主廚們講述“一菜一人生”的煙火故事,看兩江新區如何以美食為紐帶,串起鄰里情、凝聚社區力。

第1眼TV-華龍網訊(張穎綠蕎)灶火燃起,油鍋沸騰,秦孝連兒時的場景一一浮現。那是九個孩子圍坐在破舊木桌前分享來之不易的野兔肉,是一段貧瘠卻溫暖的時光。
來自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的秦孝連回憶著兒時的美好場景,父母質樸的呵護,長姐如母的溫情,手足相濡以沫的時光,都在這道干燒香辣兔的麻辣鮮香里,歷久彌新。
一只野兔
九張饞嘴的童年
秦孝連老家在四川達州,她父母有9個孩子,她是家中的老幺,她的長姐比她大20歲。
“以前家里窮、孩子多,吃不上肉,有一次爸爸打了一只野兔回來,媽媽就用野兔做了這道菜。”秦孝連回憶說,她媽媽廚藝很好,那時候就帶著她的長姐給家里孩子們做飯。
灶臺上,長姐熟練地處理著野兔,將兔肉切成塊,放入油鍋中煸炒。秦孝連說,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所以這道菜沒有放很多油,就在鍋中反復翻炒。
秦孝連看著媽媽和長姐忙碌的身影,聞著誘人的肉味和焦香味,口水止不住地流下來。兔肉出鍋后,家里九個孩子圍坐一起分享。從那時起,這道干燒香辣兔成了秦孝連童年難以抹去的美好記憶。

一道招牌
“硬核”嫁妝征服婆家
有了兒時的耳濡目染以及跟隨長姐學習廚藝,秦孝連很快便學會了這道干燒香辣兔。長大后,秦孝連嫁到重慶雙碑村,并憑借廚藝征服了婆家人。
“那個味道,香得很。”于是,干燒香辣兔成了秦孝連的“招牌菜”。
她總是精心挑選新鮮的兔肉,切成塊后,用料酒、鹽腌制片刻,去除腥味。然后放入油鍋中煸炒,加入大量的干辣椒、花椒,以及姜蒜末,讓兔肉在辣味和麻香中翻滾。當兔肉變得焦黃酥脆時,再加入少量的醬油、糖和醋,繼續翻炒,讓兔肉吸收醬汁的味道,最后撒上一把蔥花,出鍋裝盤。
“如今佐料要比以前豐富很多,干燒香辣兔的味道層次也更加豐富。”秦孝連說。

一種情感
寄托家的味道
這道菜不僅征服了婆家,也很快成為家族宴席的“門面擔當”。
秦孝連的廚房里,食材早已豐盛,調味架上擺滿了二十余種香料。無論是節假日,還是家中有喜事,或是親朋好友相聚,干燒香辣兔都成了家中的必備佳肴。
“經常他們家做這道菜,我們都能聞到香味。”秦孝連的鄰居說著。
有時候,她也會和鄰居們分享干燒香辣兔的做法,她詳細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從如何挑選新鮮兔肉,到怎樣掌握火候,讓兔肉在干辣椒和花椒的烘托下,既辣得恰到好處,又帶著一絲絲麻香。每次說著,她都會想起長姐在老灶臺上炒這道菜的情景,以及那些關于家的溫馨回憶。
灶火映照的不僅是沸騰的油鍋,更是一段跨越時光的溫情。從貧瘠歲月里分食野兔的九張饞嘴,到如今家宴上飄香的“門面擔當”,秦孝連的干燒香辣兔早已超越食物的本味。一口麻辣鮮香,喚醒的不僅是味蕾,更是中國人骨血里最深的眷戀——家的味道。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