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觀察|從開州兩會 看一個“開”字的三個新寫法
一份受群眾和外界認可的區縣政府工作報告,必定是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當前,開州兩會正在召開,從開州區人民政府區長陳道彬所做政府工作報告中,既可以看到“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的年度“幸福答卷”,也體現了開州對“開”字的多層次、多維度的理解。
長久以來,“帥鄉帥湖,開心開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已深刻嵌入到開州人的基因中。
讓我們借助開州兩會這扇窗口,來讀懂“開”字的三個新寫法。

開放的開州
跨省合作“通江達海”
節后復工伊始,位于開州的重慶千能實業有限公司就開足馬力生產。該企業生產的貨廂、車架和片件等產品將通過快速通道,運往萬州長安跨越商用車工廠組裝,最終遠銷全國,甚至借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東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在上游,四川達州的川帆科技也是我們的上游伙伴,生產的膠條用于我們的汽車零部件上。 ”千能實業綜合部部長程宣介紹。
川渝毗鄰地區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為千能實業的飛馳,提供了賽道。

區域協作就被當做重中之重,寫進了開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除了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座渝東北城市還決定加大“萬達開”和“萬開云”兩大區域發展共同體的合作。
連續兩年,重慶的新春第一會,都聚焦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一主題,釋放出舉全市之力推動“一號工程”的強烈信號。
開州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將深度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放在了第一位。
342 項事項實現“川渝通辦”;萬達開公務員跨省一體化遴選成為全國首例……“同城化”更緊密,“協同化”更亮眼!數據背后,是一個個具體項目的落實。
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共同推進5項機制創新、9項產業協作,促進人口集聚、產業集聚等寫了進來,意在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不斷為開州發展增添新活力、開拓新空間。
除了跨省合作,交通阻梗的打通,同樣暢通了“開放”通道。

西渝高鐵、成達萬高鐵建設按計劃有序推進,巫云開、萬州經開州至達州高速建設超序時進度,雪寶山互通通車,航空飛行營地步入社會投資新賽道,小江航道提升工程順利開工。
順著這些路,開州“通江達海”的愿景勝利在望……
有了思路就有了出路,開州今年還將深度對接“新通道”,立足多式聯運,推動開州港與萬州新田港、達州無水港深度合作,協同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渝東北川東北運營中心。
由此可見,謀發展必須眼睛向外,開州“開”字的第一個新寫法,當數“開放”。

開發的開州
優化環境招大引強
“拿地即拿證、拿證即開工”。
開州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地做出了承諾。
今年,開州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和招商引資力度。全年將招引項目 90 個、合同引資 400 億元、到位資金 100 億元。
與之配套的是“654321”招商引資工作機制,深化“一把手”招商、產業鏈招商、駐外招商、以商招商、鄉情招商,積極走出去、精準請進來,并且落實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搭建重點招商項目落戶、建設、投產綠色通道,確保重點招商項目用地優先供給、融資優先支持、要素優先保障。嚴守行政審批時限,實現工業項目快速審批、開工。

華龍網記者了解到,開州特色的“654321”機制,“6”指成立綠色工業、城市提升、交通物流、綠色農業、文旅融合、鄉鎮街道“六大招商團”;“5”指健全目標制、責任制、專班制、調度制、考核制“五種工作機制”;“4”指建立信息庫、項目庫、對象庫、專家庫“四庫”;“3”指強化平臺、要素、人才“三大保障”;“2”指聚焦提升工業占GDP比重、提升外來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兩提升”;“1”指堅持“一把手”負責制,最終通過“一把手”負責制來整體推動全區招商引資工作,提升全區招商引資成效。
這套新打法,去年為開州產業開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大抓工業、大抓招商,去年開州引進項目110 個,合同引資434億元、增長 33%。實施“招大引強、招優引特”攻堅行動,著力提升招商質量和引資效益,力爭全年招引項目90個、合同引資 400 億元、到位資金 100 億元。

開州區副區長鄧果是綠色工業招商團團長。他介紹,該區通過兩個維度來推進工作:一是優存量,抓好既有企業的壯大和培育,加強對企業的引導、支持、培育、服務,使他們不斷做大做強;二是擴增量,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新項目、新企業,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質和量。
去年全年,開州31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2.4億元,投資完成率 145.2%、居全市第2 位。
在擴大開放及區域協作的基礎上,開州的產業開發進入了快車道,“開”字的第二個新寫法,毫無疑問是“開發”。

開心的開州
心系民生共享福祉
“帥鄉帥湖,開心開州”的提法,在開州人盡皆知。
“開心”的背后,是開州區不斷謀求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開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福祉亦被重點提及。
譬如全力推動數字賦能,加快形成區級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實戰樞紐”,深化區、鄉鎮(街道)兩級事件流轉,迭代提升鄉鎮(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跨鎮街、跨村社、跨網格調度指揮和協同聯動能力。
在此基礎上,開州還迭代升級了“開心辦”,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最大程度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

在提振消費方面,強化供需兩端發力,加快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圍繞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加快開州金街、平橋金街等城市核心商圈業態升級,提速歇馬、豐泰等城市新區商業功能設施完善,推動進口商品展示展銷中心建成投運,不斷培育消費熱點,推出新一輪消費刺激政策,加速將人口“流量”轉化為消費“留量”。
在文化設施供給方面,將持續開展“快樂星期六”“流動圖書車”等惠民活動,擦亮“開州大舞臺”文化品牌;建設提升一批體育公園、公共體育場館、戶外運動設施,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世界展示開州文化之美。

在鄉村振興方面,開州將聚力農業強區與和美鄉村建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四百行動”,全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 5.5%。
細微入手,小中見大,開州將共同致富、共享福祉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開心”的開州有了最好注解,“開”字的第三個新寫法也找到了落腳點。
記者手記
開州作為大三峽、大秦巴的重要交通節點,自古以來就是秦巴門戶。
進入新時代,站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宏偉藍圖上,這里又稱為川渝協同發展的重要連接地帶。
“開”是一扇門,推開這扇門,50余萬開州人在外務工經商,又返鄉創業,譜寫了“歸雁”奮斗不止的贊歌。
“開”是一條路,順著這條路,四川、山東等跨省合作項目,人流、物流、資金流,源源不斷匯入三峽腹地。
“開”是一種精氣神,帶著這份豁達自信,一群農民組隊進擊“村BA”沖進全國八強,點燃了重慶“崽兒”的體育夢。
一個“開”字,寫出了開放、開創、開心多重美意,也寫出區域協同、經濟建設、民生工程的高分報表。
華龍網首席記者 陳美西 記者 閆儀/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