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菜園子” 重百本地鮮直達千家萬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通訊員 李紅楊)從去年七八月份以來,很多重百新世紀超市的老顧客發現,在超市蔬菜的臺面上,悄然增加了一些被稱之為“本地鮮”的新鮮蔬菜,并從今年開始,單品數量不斷增加,以其“賣相”新鮮,價格實惠,頗得顧客青睞。
據了解,這是重慶百貨旗下重百新世紀超市開展“訂單農業”以來引入的“本地鮮”系列蔬菜。
“ 訂單農業 ”模式升級蔬菜供應鏈 從田間地頭到餐桌“24 小時直達”
據重百新世紀超市蔬菜品類采銷經理黃磊介紹,“本地鮮”系列的問世,是重百新世紀超市深耕商品供應鏈,推行“訂單農業”以來的一種新模式,在本土超市中尚屬首家。

重百新世紀超市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目前,“本地鮮”涉及葉菜、瓜果、椒類、豆類等4 個分類 20余支單品,包括小白菜、菜苔、芹菜、芥菜、菜心、黃瓜、番茄、 青椒、玉米和蘿卜等。產區主要集中在潼南、銅梁、合川、涪陵等地。由于重百新世紀超市具有較大的門店數量和銷售渠道,合作的基地、產地規模一般都在1000畝以上,最大的超過8000畝。
采取就近區縣“基地專供”和“產地直供”的模式,省去了中間商,加之相比外地蔬菜運輸距離縮短,物流成本減少,在保證菜品品質的同時,價格更加實惠,消費者非常認可。
“這些菜品不但新鮮,而且很多是農貿市場都沒有的價格,比如瓢兒白和黃瓜才9毛9一斤,農貿市場都要2塊多一斤”。在江北區世紀新都超市“本地鮮”專柜,正在選購瓢兒白、黃瓜和“糯玉米”的顧客謝女士告訴筆者。
從播種到采摘、運輸環節全監控 菜品新鮮安全有保障
6月7日下午,在位于渝北區康榮路的重百物流配送中心,從下午三點到晚間六七點,陸續有滿載葉菜、瓜果、椒類、豆類等品類的“本地鮮”蔬菜的冷鏈運輸車駛入。
據介紹,這些來自潼南、銅梁、合川等地“基地專供”的蔬菜瓜果是上午乃至中午新鮮采摘的,有些蔬菜上面的露水都還沒有干透。
這些新鮮采摘的蔬菜會由工作人員將每一個品類(批次)的商 品取樣,送到仕益質檢派駐的檢測室進行快檢,確認所到商品的農藥殘留等指標完全達標后,才對商品進行驗收。之后,這些商品將被卸裝到常年恒溫2-4℃的冷庫中保鮮。這些當日采摘的蔬菜瓜果,將在夜間通過物流配送到重百新世紀超市位于重慶各個區縣的160余家門店,在次日早間開門營業時和廣大消費者見面。

重百新世紀超市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我們會對每天收到的每一個批次的蔬菜進行快檢,一般10-20分鐘就能出檢測結果,只有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才會收貨”。重慶頤之時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重百新世紀超市加工中心主任郝廷菊介紹說,公司對“本地鮮”商品食品安全控制嚴格,從“下訂單”的環節開始,包括播種、種植、采摘、運輸都進行了把控,對農藥殘留超標采取“零容忍”,各個合作的基地都不能違規、超標用藥,這樣才能有效保障老百姓“菜籃子”的安全。
今年以來,重百新世紀超市“本地鮮”所接收、檢驗的上千批次蔬菜中,無一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的現象。
社會責任視角的商品經濟 “本地鮮”未來可期
從“家門口的菜園子”,到背后的訂單農業,從保障新鮮到食品安全的一系列“嚴苛”的制度管控,從“線上超市”到通過“基地專供”助農、惠農,“本地鮮”能得到市場、廣大消費者認可、喜愛,其實也是重百新世紀超市“不忘初心”的社會責任,一方面這有利于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提高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能夠保障廣大消費者“菜籃子”“米袋子”和“肉盤子”的生活所需。
重百新世紀超市生鮮采購總監楊毅介紹,“本地鮮”系列從去年下半年面世以來,得到了長足發展。去年的銷量為3000余噸,今年以來擴大了品類,合作的基地、產地也有所增加,全年銷量預計將接近1萬噸。不僅如此,超市每周二會員日推出了99系列,9毛9的蔬菜,1塊9毛9的高山油米,7塊9毛9的二刀夾子肉等。每周換新,在提供最新鮮的菜品同時,也給到了部分單品的補貼,讓老百姓得到實惠。

重百新世紀超市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重慶百貨副總經理、超市事業部總經理喬紅兵表示,本地鮮系列是重百新世紀超市對“訂單農業”的積極探索,是為消費者提供24小時新鮮直達的安全食材,著重商品鮮度及食品安全。未來還將進一步發揮重百新世紀的品牌優勢,擴大本地鮮訂單農業的供應鏈,不斷豐富品類,為消費者提供更新鮮、更安全的烹飪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