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區:落實政策干貨 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亮真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重慶市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政策措施,日前,長壽區出臺《長壽區貫徹落實重慶市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政策措施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36條分工方案》),持續提升服務市場主體能力,不斷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取得良好效果。
》工作任務清單式管理 短計劃引領快完成
2023年,是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的開局之年,保穩增長政策力度、持續提升服務市場主體能力,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為此,在《36條分工方案》中,長壽區以“清單式”管理,狠抓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措施,要求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專班化方式推進,以不定期查找差距和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臺賬化方式推進落實,讓工作進度有指標、有量化,責任有落實,以短計劃引領快完成。
不僅如此,長壽區還結合全市常態化“三服務”機制,按照讓市場主體“能看懂、好操作”的原則,制定相關具體申報細則,努力推動惠企政策資金“免申即享”“直達快享”。
》惠企政策“一攬子” 互添互補出真招
值得一提的是,《36條分工方案》中還明確從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促進創新發展等6個方面、36條“政策干貨”入手,緊緊聚焦市場主體的現實需求,不僅將以往實施效果較好的政策進行優化延續,還新增出臺一攬子“政策干貨”。
一方面,在支持綠色轉型項目融資、加快培育上市企業、大力促進消費需求等方面出臺了相關政策優惠,另一方面在
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和高層次人才引進、物流運輸、外經外貿及強化要素和服務保障力度上大下功夫,并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加強政策宣傳力度,確保市場主體“應享即享”,實打實為多家企業兌現獎補資金,用“真金白銀”有效支持多家單位項目的建設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36條分工方案》與《重慶市穩經濟政策包(第三版)》共同構成了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和“工具箱”,對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增強元氣、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企穩恢復見成效 提振腳步不停歇
自實施“36條政策”以來,長壽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094戶、凈增各類市場主體 2356 戶。不斷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積極落實稅收減免政策,用活用好金融工具,納稅人享受“3%減按1%”政策扣減增值稅1161.8萬元,新增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擔保13732.5萬元。修改完善轉貸應急周轉資金管理辦法,將資金使用費降為每個工作日0.1‰收取,自運行以來至2023年4月末,累計幫助288家企業使用轉貸應急周轉資金44.26億元。籌資6440萬元設立政銀擔、綠色園區貸、鄉村振興貸等風險補償資金池,建立政府、銀行、擔保公司風險分擔機制,累計幫助373家企業獲得貸款4.74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發放2.67億元。大力支持企業上市,2022年全區新增3家公開上市公司,增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本土培育上市公司達到6家。
在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上,長壽區規劃時代廣場、協信廣場等四條夜市街;積極參加第三屆消博會、重慶柑橘進山東產銷對接大會、第二屆中國(重慶)國際消費節開幕式等各類促銷費活動并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積極籌備房交會等。
在促進創新發展上,大力支持創新研發機構,積極推進新型研究機構建設,注重人才培育引進,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累計發放科技創新再貸款5.7億元。
同時,長壽區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還制定了相關實施細則及申報指南,并加大宣傳力度,2023年1季度,長壽區衍生業務簽約額19278萬美元。
不僅如此,在強化要素和服務保障力度上不斷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力度,嚴格落實反擔保要求,大力推進以工代賑項目,加大能源保障力度,落實摸排今夏全區用電負荷缺口,收集企業安裝光伏需求情況,牽頭推進“光伏+儲能”項目,解決企業迎峰度夏用電缺口等。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長壽區將大力發揮金融工具。持續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積極提振消費信心。做好西洽會、進博會參展工作,并組織業務骨干打造政策宣傳隊伍,以線下集中宣傳、現場宣講、咨詢服務等方式,充分利用村村通、報社、電視臺、宣傳欄等媒介和新媒體,突出惠企惠民政策,開展全覆蓋、常態化政策系列宣傳,加強惠企政策宣傳解讀,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力。
除此之外,還將開展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及時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查督辦,對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