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民建會員劉雯:“小案” 精辦護民生 步履不停守正義
2025-07-08 10:54:3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黃舒、吳杰)“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民心所向就是我奮斗的目標。” 這句話,是大足區政協委員、民建會員、大足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主任劉雯從檢十五年的堅守。十五年間,她先后獲嘉獎兩次、個人三等功一次、重慶市檢察機關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多起案件獲評全市典型案例。2025 年 4 月,她被市人社局、市檢察院聯合表彰為檢察機關先進個人,同時入選全市民事檢察專業團隊,用實干詮釋著檢察為民的初心。
精辦 “小案”:讓檢察溫情直抵民心
民事檢察案件往往牽扯群眾最直接的利益,樁樁件件都是百姓的 “心頭事”。如何通過辦案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溫度?劉雯的答案始終是:“小案不小辦,把每起案件都辦成民心工程。”
2023年4月,汪某因交通事故致殘卻遲遲拿不到賠償金的執行監督申請,讓劉雯揪心不已。原來,汪某因事故致殘后,法院判決包工頭李某賠償 40 余萬元,但三年間僅執行到位 300 余元,全家靠低保度日;而李某名下有房產存款卻被指轉移,雙方各執一詞。
受理案件后,劉雯逐頁審閱卷宗,精準鎖定矛盾癥結:一邊是汪某的生存困境,一邊是執行梗阻。她迅速建議加大執行力度,將李某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聯系李某釋法明理,明晰拒不執行判決的法律后果,并聯合刑事檢察部門核查財產線索。最終查明李某未轉移財產后,她又聯合執行法官開展和解工作 —— 分別與雙方耐心溝通,促成李某先付 2 萬元、剩余款項分期支付的協議。考慮到汪某生活艱難,她還協調控申部門,協助其申請到救助金,讓困境中的群眾感受到法治暖意。
“每一起案件都是‘人民的考題’,答卷要讓群眾滿意。” 劉雯常說,公平正義不在法條里,而在與群眾打交道的每個細節、每起案件的辦理中。
聯動解困:6 天破冰企業 “凍結” 危機
“6 天就解決了難題,太感謝了!”2024 年 5 月,重慶某泰包裝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緊握劉雯的手說。此前,這家企業因一場勞動爭議被凍結賬戶、查封車輛,生產經營陷入停滯。
事情源于該公司員工李某梅工作中骨折,經調解公司需支付 12.5 萬元賠償。但因財務人員疏忽,多次轉賬失敗未及時告知,李某梅誤以為企業惡意違約,申請了強制執行。
接到區工商聯移送的線索后,劉雯第一時間核查案情:企業并非故意拖欠,被執行后已緊急轉賬 5 萬元;李某梅則因 “被違約” 心存芥蒂。她當即找到李某梅,細致分析轉賬記錄、解釋企業疏忽原因,提出 “一次性履約、減免違約金” 的方案,逐步消解其顧慮。最終,企業全額支付賠償,法院解除強制執行措施,企業迅速恢復運營。
解決眼前困局后,劉雯并未止步。針對企業財務不規范、內部監管漏洞等問題,她送達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企業完善制度、加強警示教育。更以該案為契機,推動大足區檢察院與區工商聯共建聯絡站,建立常態化聯絡、信息共享、多元解紛等機制,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添力護航。
精準監督:解開真假 “曹某偉” 身份迷局
2022 年 12 月,曹某偉突然發現自己成了 “老賴”—— 銀行卡被凍結,背負 7 萬元債務。而起訴他的李某春也很困惑:簽約和違約的 “曹某偉”,似乎不是同一個人。兩人報案并申請檢察監督,劉雯接案后,揭開了一場身份盜用的迷局。
調查發現,實為曹某明盜用哥哥曹某偉的身份信息,騙領身份證后以 “曹某偉” 之名與李某春簽約,事發后卻讓曹某偉背了黑鍋。面對這起刑民交叉的復雜案件,劉雯堅持 “刑民協作”:將線索移送刑事檢察部門,經研判,曹某明因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與此同時,曹某偉與李某春的爭執再起:曹某偉認為自己無辜不應擔責,李某春則要求賠償損失。劉雯細致研判卷宗和法律條文,認定涉案訴訟中曹某偉主體不適格,建議法院解除對其的強制執行措施,獲采納。隨后,她按民事監督流程將線索及意見移送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推動該案抗訴。2023 年 12 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一審、二審民事判決,曹某偉的 “不白之冤” 得以洗清。
2024 年 5 月,在劉雯建議下,李某春對曹某明提起訴訟,法院最終判決曹某明返還其貨款及損失。這場真假 “李逵” 案,終得圓滿解決。
新崗再出發:初心不改續寫正義篇章
“每一次‘跨界’都是能力的淬煉,每一次轉身都是使命的再出發。”2025 年 5 月,劉雯調任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主任。從民事檢察到刑事執行檢察,崗位在變,但她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的追求不變。
如今,站在新起點的劉雯,正以更昂揚的斗志踐行初心,在護公平、促正義的路上步履鏗鏘,續寫為民服務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