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邂逅科技!你可以免費預約觀展
2025-07-04 06:29:49 來源: 重慶日報

你見過無穿戴、無標記、幾乎實時同步的高精度動作捕捉嗎?
你是否想過如今只在虛擬攝影棚內就可以完成所有內外景拍攝?
剛剛從張藝謀《驚蟄無聲》劇組拉過來的豹款影視制作車藏著哪些科技“密碼”……
所有的疑問,都能在7月3日開展的電影科技成果展上找到答案,7月5日至7月7日市民朋友可以免費預約觀展。這場以“渝見·光影”為主題的展覽,匯聚了當下電影工業最前沿的技術成果,從虛擬拍攝到AI影像處理,從實景空間還原到VR沉浸式體驗,讓觀眾沉浸式體驗那些令人驚嘆的電影藝術與科技成果創新交融的“黑科技”。
5個階段對應5項AI技術
2025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時代到數字技術,技術的不斷探索,始終伴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史。而“光影百廿·智映未來”特色展區,讓觀眾可以跨越時空,進行“歷史與未來”之間的對話。
“展區分為黎明之影、彩光初現、光影躍遷、數字轉型、智影未來5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與一項AI技術相對應。”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現場負責人凌琳介紹,比如在黎明之影階段,體驗者站在綠幕前,AI換臉技術即刻就將其面部實時替換為電影演員周璇的形象,實現對經典影像的數字化還原。
彩光初現階段的視覺創意技術,則能輔助導演還原創作靈感。你只需要選擇角色個體,黎明黃昏、風霜雨雪等環境背景,確定構圖等鏡頭語言,就可以將一閃而過的拍攝靈感生成為具體圖像。“這搭建起了從構思到影像創意的關鍵橋梁,延續以技術突破豐富文化表達的探索。”凌琳說。
提升片場效率的“移動堡壘”
2月備案、4月開機、6月殺青,張藝謀最新電影《驚蟄無聲》的拍攝可謂“閃電戰”,其背后有一個大功臣——在本次展覽閃亮登場的豹款影視制作車。
“說是車,其實我們提供的是整車效率提升方案,堪稱劇組的‘效率擔當’。”豹款影視制作車總工程師曾偉舉例介紹,比如過去拍攝完一場戲,一般需要一周后才進行剪輯調色,如果發現有穿幫鏡頭等需要補拍,則要重新預約演員時間和場地,如今上午拍的戲,下午就可以在車上進行初期剪輯,隨時發現問題。
不僅如此,這輛集成化服務車還解決了傳統片場臨時搭建、電力不穩、環境惡劣等痛點,將導演依賴的全流程工作集成于車內,實現后期工作前置,推動影視工業化的全面提升。
曾偉介紹,此前,馮小剛導演的《抓特務》比項目原定收尾時間提前了兩周,張藝謀導演的《驚蟄無聲》甚至提前了一個月。
用玩游戲的方式看電視
90%以上的劇情在永川科技片場虛擬攝影棚內完成!展覽現場,北京青春正好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互動影游劇《數字心跳·未來制造局》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觀劇體驗。
作為國內首款移動端、電視端等全渠道覆蓋的高科技互動影游,該劇在永川采用虛擬拍攝AIGC等技術,實現“影視敘事+游戲機制”創新融合。“觀眾不僅能自主挑選劇中角色、實時觀看劇情演繹,更能通過交互選擇決定故事走向,讓觀劇過程從單向接收升級為深度參與的敘事共創。”青春正好總經理王曉赟介紹,這部互動劇將于今年暑期檔在全平臺首發,觀眾可以前往展覽現場提前體驗,感受數字交互的魅力。
事實上,與重慶永川相關的科技成果展示還有很多,比如由達瓦科技投資的AI初創團隊青色木偶科技帶來的無穿戴動作捕捉系統展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只需要站在顯示屏前隨意舞動身體,屏幕中的二次元人物形象就會跟著人的行動軌跡而動,生成一段高質量的3D動畫,幾乎沒有時差。
當AI、VR、虛擬拍攝等技術深度滲透創作全流程,電影制作正從“想象力驅動”向“科技+創意”雙輪驅動轉變。
隨著這些“黑科技”的普及,觀眾未來或將在影院之外,以更多元的方式走進電影的奇幻世界。
責任編輯: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