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資金面展望:流動性有望走向“自發性”寬松
2025-07-02 06:30:52 來源: 澎湃新聞
在央行加碼投放中長期流動性呵護資金面平穩跨過半年時點后,市場預計,7月流動性寬松的狀態有望進一步延續。
對于7月流動性缺口,國海證券認為主要來自7月份政府債務凈融資或將較6月份環比上升,政府債務大量發行對流動性產生虹吸。具體來說,政府債務發行與資金下撥,消耗超儲3421億元;常規財政收支,消耗超儲2193億元;信貸投放補充1537億元;M0需求消耗超儲618億元、外匯占款消耗超儲715億元。
“月資金擾動因素比6月少,其中政府債凈融資約1.4萬億元,MLF和買斷式逆回購合并到期1.4萬億元,存單到期2.85萬億元,繳稅可能在1.7萬億元以上,但信貸投放偏低和理財規模回流對資金面或有支撐。”財通證券指出。
多家機構預計,7月流動性有望自發式轉松。
華西證券認為,進入7月,6月末財政資金支出或將助力流動性走向自發式轉松。結合歷史來看,2022年以來季初首周資金價格中樞通常較跨季周前一周低3-13bp,疊加本周(6月30日-7月4日)政府債凈繳款轉為負值,為-59億元(上周為7898億元),對資金面擾動降至低位,7天利率有望回落至1.5%區間。然而,偏利空的因素在于,跨季大額投放的逆回購到期,將形成較大的資金缺口,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攀升至超2萬億元。著眼當下,7月初央行的對沖力度,可能成為檢驗央行呵護態度是否延續的關鍵。
民生證券同樣認為,展望7月流動性寬松的狀態有望進一步延續。參考近年規律,7月市場往往會迎來“自發性”寬松。近年來,經濟運行基本遵循一季度“開門紅”,隨后增長動能漸趨平緩的規律,財政、金融更多靠前發力。因此在7月份,政府債和信貸需求很難構成流動性“沖擊”。一方面,7月通常是政府債凈融資的“小月”,平均來看,2021年-2024年7月政府債凈融資占全年比重僅有4.1%。另一方面,外部關稅擾動下,當前企業投資行為更趨謹慎,信貸需求仍待提振。
對于資金利率,國海證券指出,在央行呵護資金面背景下,7月資金利率仍將維持寬松態勢。但仍需注意7月份地方專項債發行預計提速,對資金面或形成一定擾動。同時考慮到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上提到“防范資金空轉”,7月資金利率大幅寬松可能性不大,預計DR007仍在1.5%-1.6%之間波動,短債利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二季度例會在談到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時表示要“靈活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同時未提及一季度例會中的“擇機降準降息”。
財通證券指出,貨幣政策定調的背后,一方面是外部貿易形勢不確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內部經濟向好,同時進一步強調物價和地產市場穩定,說明央行對基本面不確定性仍有關注,貨幣政策大概率保持寬松狀態,資金利率中樞可能下移。需要注意,央行對資金空轉和長債收益率關注度不減,預計7月總量型工具運用的可能性不高。
責任編輯:陶龍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