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讓更多便民“服務圈”圈出滿滿“幸福感”
2025-07-01 15:49:3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6月30日,重慶舉行“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新聞發布會。作為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抓手,全市“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以來,重慶已完成21個社區綜合服務體升級改造,新建體育公園25個、口袋公園43個,建設健身步道39千米等。同時,“渝里鄉商”基層議事協商改革已在重慶159個街道、鄉鎮試點推進,推動解決樓道整治等居民身邊小事850余件、惠及群眾150余萬人,全市1578個社區食堂開展助餐服務60萬人次等。
推進“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是重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小切口”,是推動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抓手。通過改革創新破解基層治理中便民服務、人居環境、社區養老、文化建設等群眾“急難愁盼”的現實難題,讓市民享受到“家門口”的優質便捷基本公共服務和高品質生活服務。
如圍繞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統籌配置生活、教育、醫療、就業、養老、托育、文化、體育等各項功能、設施和空間,構建功能復合、布局均衡、服務精準、舒適便捷、安全韌性的現代化生活空間單元,對社區公共資源進行精準化、個性化配置,打通民生服務“最后一公里”。
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不僅要有愿景,更要有行動見成效,關鍵要解決好“建什么”“怎么建”等問題。這方面,重慶在留住社區煙火氣、合理規劃生活圈、“量體裁衣”優化服務、盡享品質文化生活、凝聚社會治理新力量等方面狠下功夫,通過抓好場景打造和業態提升,統籌配置各種設施,免費開放454個公共文化空間,并以友好型社區建設為抓手,引導更多社會主體參與建設“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
如以步行15分鐘距離為總體標準,重慶江北區觀音橋街道全域22個社區被劃分為融合服務圈、創新創業圈、基層治理圈、養老服務圈、文體服務圈、便捷出行圈“6個圈”,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最大化、最優化效能,實現資源不浪費、不空轉。又如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積極盤活存量資產、拓展公共服務多元場景,聯合本地企業、社會組織將兩處空置社區用房打造成功能復合的生活空間,既可滿足基本用餐需求,又可以在非用餐時段用于開展文娛活動、康復護理等,有效回應老年人、獨居群體的關切和期盼。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關乎家國?!?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不只是群眾步行出行的時間尺度,更是衡量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標尺,承載著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期待重慶加快推進“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創建,讓更多的市民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圈內人”,讓各類高質量的生活新場景,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著人們的生活。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