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武陵山·南川篇丨好事成“雙” 加速“奔跑的南川”
2025-06-27 06:30:2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核心提示:
高鐵一動,變幻時空。渝廈高鐵重慶段的“開跑”,既為重慶向外“伸長”打開新的通路,也為經重慶東站東出的渝東南區縣插上了“飛越”武陵山的翅膀,這條硬核高鐵是旅游動線,串起一路好風景;是交通射線,往來武陵更便捷;還是致富快線,產城融合機會多。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深入被這條高鐵垂青的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黔江等區縣探訪,為你全方位解析“飛越”武陵山創造的發展新場景和新動能。

第1眼TV-華龍網訊 (記者 陳攀)掙脫地形的桎梏,高鐵駛入前,南川就以“一園四組團”的布局牽引一場深徹的城變。如今,當源源不斷的人氣和活力從軌道的一端涌入,一出南川北站和水江站,兩個高鐵站房所在地,正是南川工業組團布局地,從一只超輕輪轂、一杯中藥輕乳茶和一粒藍莓的“變形記”中,人們看到了南川先進制造的滿滿活力。
輪轂上的“輕量化革命”
在重慶工業發展的歷史長卷中,南川曾經只是默默無聞的一角。上世紀90年代,南川的工業版圖上只有兩種顏色:黑的是煤,白的是鋁。在經濟轉型的浪潮中,南川意識到必須另辟蹊徑,尋找新的發展道路。
彼時,南川的決策者們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決定按照“一園四組團”(龍巖組團、水江組團、南平組團、大觀組團)的布局,圍繞“332”制造業集群體系,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這一決策猶如一盞明燈,為南川工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許多企業乘著時代的“東風”,在南川深耕細作,成長壯大。

在龍巖組團,超群工業就以超輕輪轂的變革,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時間回溯至2016年,龍巖組團還沒有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的基礎,企業創始人張杰和張健還在沿海地帶創業漂泊。
“渝商回歸”,兩兄弟憑敏銳的洞察力察覺到先機。
源自南川區位優勢,兩人信心滿滿。素為“渝黔喉襟、巴渝險要、渝湘要沖”的南川,處于重慶主城都市區與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黔北地區連接帶,無論是東向,還是南向出渝,都處在重要節點上。
事實證明了他們的明智選擇。隨著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清晰,南川看到了全市建設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機遇,開始積極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超群工業正是在南川的扶持下,逐漸克服了初期的困難。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成功研發出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擁有了83項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
借著高品質的產品和良好的口碑,超群工業逐漸打開了國內外市場,產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而南川在,也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方面有了自己的“科代表”。
中醫藥園的“數字化藥香”
南川工業變革,除了向輕量化轉變,還主打一個智能化。
你敢相信嗎,一張張處方通過醫院His系統即可無線傳輸到智能代煎中心。之后,再經過智能調劑、浸泡、文火武火等標準化作業,早上還是一張藥方,下午就能從車間配送到患者手中。走進南川工業園大觀組團上藥慧遠的智能煎配中心,500張藥單的煎制工序同時進行,每一味中藥通過精準計量拍照進入藥桶,實現全程100%溯源可追溯。
這條全市最先進的煎藥線,藏著南川中醫藥產業的雄心。
背靠世界自然遺產金佛山,南川也被譽為“中華藥庫”,方圓1300平方公里的大山里探明中藥材資源4967種,其中不乏珍稀品種如黃連、天麻、石斛等。

“我們正是看中南川藥庫基因,將企業從重慶搬到了這里。”上藥慧遠有關負責人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曾經,南川的中醫藥產業只是一些零散的中藥材種植和簡單的加工。為了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南川打造了全市最早的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將其作為中醫藥產業發展的主戰場。
上藥慧遠便是園區引入的重點企業。上藥慧遠一期項目投資2億元,在建設初期面臨著技術難題、市場競爭等挑戰。但企業堅持創新驅動,建成了數字化飲片生產車間、重點實驗室、智能煎配中心、智慧大藥房等現代化設施。其中,智能煎配中心設計產能3000方,成為了目前全市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中藥煎制生產線。
園區另一頭,瑞航生物的藍莓智能生產線同樣忙碌,隔著玻璃可以看到,車間正進行藍莓汁制取:“別小看藍莓個頭小,從中提取花青素,一克能賣到400元,堪稱植物中的液體黃金。”瑞航生物總經理向可懷介紹,他指著墻上的專利證書,用低溫萃取技術提取花青素,純度比傳統方法高40%。
“以前南川人只知道種玄參賣原料,現通過藍莓加工,產線年設計產能約10000噸,年產值5億元。”向可懷向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介紹,未來,瑞航生物將將藍莓花青素、藍莓酵素、藍莓原漿等系列產品與中藥結合,把藍莓食品更好地引入“藥食同源”健康食品快車道,實現企業“深耕藍莓產業,助力健康中國”的使命。
高鐵經濟中積蓄新動力
對于南川工業來講,高鐵歷史性駛入,是另一輪工業革新的起點。
“交通的便捷性大幅提升,人流和技術加速流動,越來越多的行業專家和技術人才,因為便捷的交通更愿意來到南川,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既是市場半徑的物理性擴展,也是產業鏈價值重構的戰略機遇。
高鐵開通,瑞航生物計劃著,將在重慶東站和重慶西站設立首個智能展柜。通過AR技術,旅客掃碼就能看到藍莓從金佛山麓到花青素提取的全流程。

同時,開設“高鐵專線預約制工廠游”,游客可參觀花青素雙隧道萃取生產線、定制個性化產品,如簽名藍莓酒,并憑高鐵票享折扣,將交通流量轉化為品牌私域流量。
如今,南川的先進制造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除了龍巖組團和大關組團,在水江,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產業蓬勃發展。多家新能源企業入駐,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形成了從太陽能光伏發電到鋰電池儲能系統的產業鏈條。企業與科研機構緊密合作,不斷推出新的技術和產品,為南川的工業經濟注入了新的綠色動力。

與此同時,南平組團的綠色建材產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南川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其中,鴻路鋼構作為南川綠色建材產業的龍頭企業,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和工藝,生產出的高品質、低能耗的綠色建材產品不僅滿足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還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至越南等東盟國家。
四大組團合力,圍繞“332”制造業集群體系布局,南川匯聚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綠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現代中醫藥等主導產業。歷經歲月的沉淀,南川先進制造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舊到新的華麗轉身。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