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警筑平安 數據賦能顯擔當 ——涪陵區公安局大數據實戰中心以科技革新繪就
2025-05-07 10:43:1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陳鴻羽)在長江與烏江交匯處,一場數字警務的星火燎原,正悄然浸染這座江城的平安底色。涪陵區公安局大數據實戰中心以“專業+機制+大數據”為牽引,將海量數據淬煉成服務實戰的尖兵利器,讓無人機化身為守護平安的云端衛士,為涪陵公安探索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路徑寫下生動注腳。
科技創新的星火傳承:專業團隊鑄就核心力量
以“徐浩勞模創新工作室”為根基,大數據實戰中心匯聚了21名警務技術骨干和一線實戰精英,其中高級技術職稱6人、中級職稱4人,形成了一支“懂技術、精業務”的復合型隊伍。這支團隊雖成立時間不長,卻涵蓋系統架構、軟件開發、數據分析、UI設計等多領域人才,甚至設有專職“產品體驗師”從實戰痛點切入優化服務。通過自主創新,團隊已自主研發13個公安輕應用,從警情處置到數據分析,全方位支撐一線需求。
榮譽墻上,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機關“基層技術革新獎”“治安數據建模大賽”的獎杯熠熠生輝。民警周俊臣、周晗分別于2022年、2024年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實現“一中心三勞模”的傳承,輔警喻攀升榮獲2024年全市“輔警之星”稱號,彰顯團隊“專業與奉獻并重”的精神內核。
賦能實戰的持續探索:數據破壁激發警務效能
“必須打通內部的數據壁壘,搭建起一個民警管用好用的大數據平臺!”中心以自建的“涪警智匯”協同工作平臺為數據基座,歸集警務數據920類130余萬條,形成全警共享共用的數據資源池。通過數據建模,為警種和派出所提供定制數據分析服務72次,利用低代碼可視化平臺,制作數字大屏200余個,有力支撐了全局乃至全市的警務一線實戰。
在經濟犯罪偵查領域,通過自研“金快析”資金分析軟件,自動關聯補全和異常資金流數據識別,將3人一周的工作量壓縮至1人10分鐘完成。最新研發的數字警務智能體,已具備內容自動識別提取、研判報告自動生成、自然語言智能查詢、圖片語音識別合成等功能,推動110警情要素提取檢查初步達成自動化,實現數據分析查詢零基礎使用、圖片語音轉文字秒級響應。
守護平安的云端衛士:無人機集群織密立體防線
在涪陵的兩江四岸,無人機不再是簡單的飛行器,而是融入城市治理的“平安之眼”。中心創新構建“1+27+N”無人機集群警務模式,配備無人機場15座、單兵無人機8臺,累計執行警情處置41起、案件偵查53次、搶險救援15次,完成重大活動安保24場次,開展空中巡邏2314架次。2024年,通過熱成像技術精準定位,成功營救野外走失老人兒童及受困群眾16人。2025年4月,中央電視臺《午夜新聞》以《云端守護者》為題,專題報道涪陵公安警航無人機隊伍,充分肯定“科技+警務”的創新實踐。
站在數字警務改革的新起點,涪陵公安大數據實戰中心以“歸零再攻堅”的魄力,錨定涪陵公安“數字警務建設”建設主航道,向著“打造更多具有涪陵公安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目標破浪前行。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