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從“五一”文旅熱看中國經濟活力密碼
2025-05-07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五一”假期,人們出行意愿高漲,文旅市場火爆出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信息顯示,各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加強文旅融合和科技賦能;出游平臺數據顯示,長線游預訂爆發式增長,縣域旅游持續火熱,鄉村、露營、美食等主題游需求旺盛,各類產品“多點開花”。從城市到鄉村,從傳統景區到小眾目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熱度攀升,彰顯消費活力。美團旅行發布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文旅消費熱度持續攀升,展現出強勁動力。假期首日,異地游客貢獻的景區門票交易額同比增長約15%,國內景區門票預訂量也呈現出強勁的上升態勢。攜程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國內游保持較高熱度,國內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兩成,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漲141%。各大旅行平臺數據均顯示出文旅消費的強勁增長勢頭,這不僅是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更是消費活力的集中釋放。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經濟的欣欣向榮,見證著消費市場的勃勃生機。
文旅融合,滋養精神家園。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讓文旅市場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各地非遺資源的開發利用,讓傳統文化在旅游中“活”了起來,甘肅蘭州太平鼓的火熱表演,安徽黃山徽派古建與非遺魚燈的融合,讓游客在旅行中感受非遺的魅力,傳承文化的火種。這種深層融合游,不僅為文旅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滋養人們精神家園的清泉。
科技賦能,開啟沉浸體驗。科技的發展為文旅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人工智能、大數據、AR/VR 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旅途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智能行程推薦、路線規劃,讓旅行更加便捷高效;實時翻譯功能,打破了語言障礙;景區講解通過拍照識別,讓游客更好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各地沉浸式文旅通過科技加持各展其能,讓游客的體驗更加豐富、有趣,也為文旅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貼心服務,溫暖游客心田。面對出游高峰,各地優化管理手段,推出惠民舉措,提升游客體驗。多地景區結合實際情況,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夜場活動,讓游客盡享時間自由。如湖南博物院每天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8點,每日增加預約名額5000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區開放了夜場,每天增加了1.5萬張門票。同時,各地還加強了景區的管理和服務,優化預約機制、入園措施和游覽線路,設置投訴接待點,及時回應游客訴求,提升游客的滿意度。這些貼心的服務,人性化的舉措,讓游客與城市的心更近、讓流動中國更顯智慧、人文。
“五一”文旅熱潮奔涌,既鐫刻著“詩與遠方”的浪漫追尋,也映照出“國富民安”的盛世圖景。當歷史文脈在現代光影中流轉,當科技創新與人文情懷交相輝映,這一場場跨越山河的奔赴,一個個沉浸其中的笑顏,不僅勾勒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人民生活的幸福模樣,更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經濟蓬勃向上的強勁動能。未來,期待文旅市場能夠繼續創新發展,帶來更多精彩的體驗,書寫更加絢麗的奔流新篇。
作者:張恒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