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精筑品質生活圈 讓“家門口”的文化“花園”花香四溢
2025-04-30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近日,以“十五分鐘悅巴渝,一城煙火一城詩”為主題的重慶市“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品牌發布活動啟幕?;顒蝇F場,“品質文化空間”“品質文化服務(活動)”“優秀群文隊伍”等品牌名單重磅揭曉,“高品質文化生活”數字應用全新亮相,首批33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地圖正式發布。這場活動生動立體地展現出重慶市“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的生態圖景,讓市民真切聞到“家門口”文化“花園”的芬芳。這不僅是城市文化服務的創新之舉,更是進一步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改革實踐,正向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目標穩步邁進。
夯實制度保障基石,凝聚公私協作強大合力,共同澆灌文化“花園”的沃土。完善的政策框架,猶如堅固的四梁八柱,為文化生活圈的建設與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政府以“生活圈”為基本單元,根據常住人口規模確定相關標準,在圈內布局公共文化設施、豐富文化產品供給,配套線上文化服務,讓市民就近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與基礎保障,企業注入資金與創新活力,社會組織發揮專業優勢與服務特長,各方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讓文化資源得以充分整合,讓文化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搭乘數字化發展快車,點燃循環經濟活力引擎,為品質文化生活圈注入澎湃動能。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文化服務的創新升級開辟了新路徑?!?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依托“高品質文化生活”應用構建,還引用通過管理端“渝快政APP”與服務端“渝快辦APP”,橫向聯動17家市內外單位部門,縱向貫通市、區縣、鄉鎮、村社4個層級,精心打造十大惠民智慧場景,形成信息集成、服務智能、執行高效、監管透明的協同服務與監管體系。同時,數字技術與循環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文化業態,線上文化平臺的搭建,讓文化產品的創作、傳播、消費形成閉環,降低資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文化創意產品的數字化設計與生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與價值的最大化。數字技術成為推動文化生活圈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讓文化“花園”四季繁花似錦。
錨定全新發展坐標,推動全產業鏈協同共進,為品質文化生活圈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品質文化生活圈的建設,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文化服務,而應著眼于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從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研發,到生產制造、宣傳推廣,再到消費體驗,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各環節緊密配合、相互促進,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產業協同,提升文化產品的品質與競爭力,豐富文化服務的內涵與形式。同時,以文化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與消費,為城市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全產業鏈協同共進,讓文化“花園”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名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長遠之計。當制度保障筑牢根基,數字技術賦能發展,全產業鏈協同發力,“家門口”的文化“花園”必將花香四溢、碩果累累。期待這座文化“花園”成為市民心靈的棲息之所、精神的滋養之源,也期待更多城市能夠從中汲取經驗,共建共享高品質的文化生活。讓我們共同攜手,在文化的滋養中,書寫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作者:許佳琦(兩江新區)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