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民企的“小確幸”從何而來 ——法治護航民營經濟的永川實踐
2025-04-17 19:52:33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2月21日,重慶召開深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完善民營經濟法治保障體系,堅持典型引路營造民營經濟發展良好氛圍,讓企業和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永川是重慶經濟大區,也是民營企業聚集地。2024年民營經濟對全區GDP貢獻超七成,稅收貢獻超八成,城鎮就業貢獻超九成。4月8日,永川區舉行深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進一步匯聚優勢、激發活力、彰顯特色、優化環境,打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地。
“臉紅筋漲進去、把手言歡出來——這樣的場景,在我們這里很常見,涉事各方也都樂于看到這一幕。”
4月11日,在永川區綜治中心,民營企業糾紛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民調委)調解員王丹丹笑著說。
這個綜治中心位于永川區鳳凰湖工業園區,“集成”了公檢法司等多個部門。園區匯聚了以長城汽車、雅迪電動車等為龍頭的760家民營企業,許多企業屬于產業鏈的上下游廠商關系。
“兄弟之間還可能鬧矛盾呢,園區里企業多,起糾紛自然難免。解決糾紛,慣常的方法是對簿公堂。但這樣一來就撕破了臉皮,以后還怎么合作呢?”王丹丹說,“雙方在事前可能沒想那么多,事后卻難保不后悔。”
所以,針對一些從法律層面上說情況并不復雜、“一家人鬧矛盾”似的企業糾紛,2019年,永川區工商聯、司法局等部門聯合建立了民調委,盡量把“對簿公堂”轉化成“握手言和”。
“從效果看,這樣辦案子、化矛盾、解糾紛,對企業合作、園區發展和全區營商大環境都是有利的。”永川區綜治中心負責人龍鵬宇說。
一間調解室
“不撕破臉皮,以后雙方還能繼續合作”
從“對簿公堂”到“握手言和”,8個字里飽含酸甜苦辣。王丹丹在民調委工作了6年,調解過許多案子。去年冬天一件調解案的火爆場面,她至今記憶猶新——
永川區綜治中心2樓的民調委調解室里,空調輕柔地吹出暖風,現場氣氛卻異常緊張。
“白紙黑字合同寫得清清楚楚,你憑什么拖欠25萬元貨款?現在你不僅要還貨款,還要按合同支付3.7萬元的違約金,不然我們就法庭見!”重慶江通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通)負責人王明輝(化名)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對面,永川星照建材經營部(以下簡稱星照)負責人劉建強(化名)攥緊茶杯、指節發白:“你沒見我廠頭都停工了嗎?哪來的錢?”
調解員王丹丹在一旁默默記錄——這是她接手本案的第3天,雙方第二次調解仍以僵局告終。
“星照不是不認賬,而是資金確實緊張。”從接手這個案子起,王丹丹就一步步摸清了情況——星照與江通簽訂了供應合同,合同總金額190余萬元。本來雙方合作挺順利,但因為市場環境變化等多種原因,星照的經營突然出了狀況,拖欠了江通25萬余元貨款未付,由此引發糾紛。
“兩家企業是合作伙伴。以前星照的信譽一直很好。現在經營出現困難,如果通過法律程序強制還款,會加劇星照的資金緊張,企業可能就垮了。”王丹丹決定用另一種方法來處理這件事,“盡量不撕破臉皮,以后雙方還能繼續合作。”
“你看這付款記錄,星照過去回款一直很準時。”王丹丹調出歷史交易數據。
“誰想天天被追債呢?我們現在是真的遇到難處了。”劉建強說。
把情況說清擺明后,王明輝緊繃著的臉上,有了一絲松動的跡象。
眼看雙方態度有所緩和,王丹丹趁機拋出調解方案:“不如把付款周期拉長,江通放棄違約金,星照優先支付貨款?”她掏出計算器算賬,“如果選擇訴訟,光律師費就夠付半年利息呢……”
看著王丹丹有理有據的方案,雙方思考良久,終于達成一致,簽訂了調解協議。
“這個協議有法律效力沒得哦?他們不會賴賬吧?”王明輝又提出一個問題。
“放心!這個綜治中心是一站式調解企業糾紛的‘大超市’,永川區法院訴訟服務團隊也入駐了。我馬上帶你做司法確認,這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王丹丹說。
司法確認很快就辦好了——星照承諾盡快付清25.2萬元貨款,江通則放棄要求對方支付3.7萬元的違約金。
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終于握手言和。兩家企業的良好合作,又可以繼續下去了。
一次“回家權”
“這次能夠‘回家’,真是救了我們公司!”
“這個項目就像我的孩子,工程建設的核心技術只有我能說清。現在項目到了關鍵期,很多事情必須由我親自去處理,要是項目‘黃’了,幾十個員工怎么辦?”
去年3月,永川區檢察院駐所檢察官羅文靜收到了看守所在押人員龐某的約見申請。
龐某是一家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2022年,該公司與一家國有企業集團、科研機構等達成合作意向,在永川建設一個大型環保項目。
項目一期進行了近兩年,眼看著二期進入落地階段,龐某卻因酒駕被判處拘役三個月。
“關乎項目存亡,我必須出去處理。”龐某提出“回家”兩天的申請,但出于佐證材料不齊全等原因,未獲批準。
龐某提出“回家”,有法律依據。為保障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刑法第43條對拘役“回家權”有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兩天。但在司法實踐中,考慮到監管安全、“回家”是否必須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回家權”很難。
“最大難點在于佐證‘回家’是必須的,理由充足、有必要性。”羅文靜說。
檢察機關隨即展開多方面調查:龐某的公司在項目中的作用有多大?龐某的作用有多大?投資方是否在幾天后要來?是否進入了龐某所說的緊急時間、關鍵節點?……
“日常工作我們可以做,但最核心的技術問題只有老龐清楚,具體業務也由他牽頭,我們無法代為處理。”相關人員也帶著《投資會議紀要》《專利證書》等材料,向檢察機關說明情況。
“經過詳盡調查認定這些情況屬實。時間緊迫,他可以‘回家’。”永川區檢察院對龐某的情況、在拘役期間的表現、再犯風險等進行了綜合研判,隨即向公安機關提出建議。經過充分評估后,公安機關批準了龐某的“回家”申請。
兩天后,龐某按期回到看守所,“這兩天剛好趕上與投資方見面,確定了二期選址,辦理了部分手續……這次能夠‘回家’,真是救了我們公司。”
一項“專員制”
“服務專員已幫我們堵了好幾次漏洞。”
3月31日,鳳凰湖工業園區一家大型民營企業3號門崗,警務服務專員朱曉波看著監控屏幕突然發現異常:一輛滿載的貨車緩緩駛出大門,卻不過地磅。
朱曉波想起之前走訪該企業時,企業負責人曾提起“近期廢料進出數量與上季度有巨大變化”。
“老王,這些車怎么不走地磅?”朱曉波隨后詢問企業里負責廢料管理的王某。
“這是康老板的車,說是運生活垃圾……”面對朱曉波的質疑,王某言辭間有些躲閃。
情況蹊蹺。朱曉波立即讓企業先內部排查,同時向鳳凰湖派出所報告,根據永川區公安局制定的企業(項目)警務服務專員制工作方案,啟動涉企案件快速接警處警和案件快速查辦、提級查辦機制。
警務室里,朱曉波與同事調取以前的過磅記錄,反復查看監控回放。“生活垃圾需要8米長的貨車嗎?”他指著屏幕問王某,王某低頭不語。
經過嚴密偵查,警方不到2小時就摸清了情況——
原來,該企業與一家廢品回收站簽了廢料回收處理合同,由廢品回收站定期派車來收廢料。回收站老板康某利用自行裝車過秤的漏洞,串通企業負責廢料管理的員工王某,在裝車后故意不過地磅,王某則以“車里裝的是生活垃圾”為由讓門衛放行,價值1萬余元的舊紙板就這樣運出去了。
目前,康某、王某等人因涉嫌盜竊已被刑拘。“不止這一次。過去幾個月,作為聯系我們公司的警務服務專員,朱警官已幫我們堵住了好幾處安防漏洞。”該企業負責人說。
警務服務專員制是永川區公安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的一項創新舉措。實施以來,警務服務專員們定期走訪企業和重點項目,發放警企聯系卡,收集企業訴求建議,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
“像警務服務專員這類制度,永川還有不少,讓我們這些做企業的很有安全感。前幾天,我還跟一位本地合作伙伴說,有了這些‘小確幸’,我們就能更專心創業、更放心投資、更安心經營了。”該企業負責人說。
永川出臺法治護航民企“七條”>>>
1.暢通一條法律咨詢服務通道
2.設立一個法治公共服務專區
3.打造一個法護永商驛站
4.每年開展一次全覆蓋法治體檢
5.強化涉企行政執法專項整治
6.攻堅一批涉法疑難復雜問題
7.常態化開展“點單式”普法活動
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周尤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