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專業社工簡彩云:十年堅守 用腳步丈量人間冷暖
2025-04-17 15:26:5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社工不僅是職業,更是使命;志愿者不僅是身份,更是信仰。”進入社會工作行業十年來,酉陽縣達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業社工簡彩云一直堅守著這樣的信念。
2016年,簡彩云成立了酉陽第一家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十年來,她用愛心與堅持,編織了一張溫暖的社會支持網絡,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留守婦女點亮生活的光;用專業與熱忱,撬動社會力量,鏈接資源180萬余元,惠及家庭3000余個,累計服務超30000人次。
十年堅守 以多元服務關愛“一老一小”
作為酉陽第一家專業社會服務機構的負責人,面對弱勢群體在物質、精神、醫療、社會參與等多個層面的綜合性需求,簡彩云面臨著“開局之難”——當地群眾不了解社工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他們能夠提供什么服務。
簡彩云選擇的“破題”方式非常直接,那就是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依托專業化、多元化、精細化服務,關愛更多群體。
面對留守兒童,簡彩云在酉陽鐘多街道玉柱社區、萬木鎮桃子村等地推動公益“雛鷹陪伴計劃”項目,為當地兒童建立“一人一檔”,給每個孩子量身定制成長計劃。在服務中,曾有一名父母常年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小玲,性格孤僻、成績低迷,簡彩云每周上門輔導,鏈接助學資源,甚至自掏腰包為她購買學習資料,最終,小玲以優異成績考入理想大學。小玲說:“簡姐姐讓我知道,即使父母不在身邊,我也能靠努力改變命運。”
孤寡老人的困境不僅在于經濟困難、生活照料缺失等方面,更在于情感的荒蕪。根據當下情況,簡彩云聯動基金會資源,開展“青絲坊”“家門口酉食堂”等項目,在萬木、丁市、花田、后坪、楠木、涂市等鄉鎮進行物資捐贈及心理陪伴服務,并鏈接愛心志愿者為當地老人理發、送藥、打掃房間,更用傾聽驅散孤獨,累計幫助3000余名老人重拾生活樂趣,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花田鄉的黃奶奶因腿疾臥床多年,簡彩云堅持每周上門探訪陪伴,還鏈接醫生上門診療。老人含淚說:“簡妹兒真是比親人還親!”
“我要做一座橋,連接更多資源與需求。”這是簡彩云成立達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之初立下的誓言。十年來,她堅守初心,足跡遍布酉陽的社區與村落,累計服務超30000人次。
授之以漁 讓弱勢群體跟上共富步伐
“在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過程中,我們最常做的是‘授之以漁’。”簡彩云認為,弱勢群體是共同富裕道路上最容易掉隊的群體,幫助他們就業,就是幫助他們實現共同富裕。
2017年,針對留守婦女關愛問題,簡彩云先后在鐘多街道和萬木鎮推出“巧手工作坊”計劃,通過技能培訓、手工作品制作、展覽義賣、關愛幫扶等措施,幫助當地留守婦女實現居家就業。鐘多街道居民馬姐的丈夫常年外出務工,她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生活拮據。簡彩云為她申請創業貸款,帶她學習手工編織技藝,并鏈接企業訂單。如今,馬姐每月增收2000元,還帶動10余名婦女共同創業。“以前覺得自己沒用,現在我能養活全家!”馬姐感慨道。
馬姐的蛻變,正是簡彩云作為一名專業社工,在專業服務過程中始終堅持“授之以漁”“助人自助”理念的生動體現。
2023年,簡彩云帶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患者及家屬通過“巧手工作坊”計劃,在鐘多街道渝康家園開展“巧手創花·康復同行”手工活動,對手工作品進行義賣,不僅提高了精康患者的動手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還增進了患者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精康患者更好地融入社會。
簡彩云表示,接下來,她將開發更多針對弱勢群體的技能培訓項目,為他們“賦能”,幫助他們走好成長之路、構筑美好未來。
微光成炬 以專業力量撬動社會大愛
協助20余名孤寡老人辦理低保等多項救助業務,幫助老人解了燃眉之急,生活質量顯著提升;與多家基金會合作,持續對酉陽的困境兒童進行心理幫扶及物資支持,為1000余名留守老人送去居家藥物慰問物資;促成愛心人士、企業與鄉村結對,建立“社工公益課堂”,確保各項幫扶可持續……
簡彩云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解決系統性問題。因此,她以社工的專業視角,構建起“基金會+企業+愛心人士”協同模式,積極動員和整合社會蘊藏的各類資源,為有需求的個人、群體提供更有效的服務。她帶領團隊累計撬動資金180萬余元,惠及超3000個家庭。她的行動感染了無數人,曾經的受助者成為志愿者,企業高管加入幫扶隊伍,社區形成“鄰里互助圈”。
“社會工作不僅關注個體的福祉,還致力于解決家庭矛盾,促進社區和諧,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作為社會治理的專業力量之一,社工的意義也不只是服務那么簡單,核心是解決社會問題,解決我們社會發展制度轉型中的痛點。”簡彩云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這片愛的土壤,從傳統的為弱勢群體服務,擴展到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務,讓更多人的需求“被看見”“被溫暖”“被賦能”。(酉陽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