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來了丨老舊電梯有序更新、交通路網改善……南岸“發言人”現場亮出“計劃表”
2025-03-28 12:35:4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簡夢)“老舊電梯有序更新,讓大家放心安全乘梯!”“學校門口堵的問題,我們是這樣優化解決的……”3月28日上午,來自南岸區住房城鄉建委、區城管局、區農業農村委、區衛健委、南山街道的“發言人”帶來好消息、亮出“計劃表”,用一個個“進度條”推動好消息落地扎根,轉化為一件件可感可觸的民生服務工程。

交通路網改善
老舊電梯有序更新
今年1月上旬,南岸區人民政府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出爐,針對老百姓關心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南岸區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李俊杰亮出“進度計劃表”。

目前,南岸區已完成江南立交二期工程匝道10線路基段通車、茶惠大道主線(茶園立交-東站立交)以及江南隧道雙洞全線貫通等重大項目建設節點,江南隧道將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車,江南立交改造項目將新投用5條匝道,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日常出行。在城市斷頭路建設方面,計劃打通洋人街路網5號路、和黃橫八路等2條斷頭路,推進BK線二期、濱四期5號路等2條斷頭路,啟動梨花大道三期、學苑路接福民路等2條“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全區次支道路網絡。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持續發力外,老舊電梯更新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政策重點支持依法依規建設的住宅樓中,已于2009年1月1日前辦理使用登記、配置水平低、運行故障率高、群眾更新改造意愿強烈的電梯更新,每臺電梯更新定額補助15萬元。”李俊杰介紹,目前,住宅老舊電梯更新已開工近千臺,惠及人口達17.4萬人。
城市有限空間
AI智能化管理
化糞池作為城市有限空間,一直以來都是城市安全管理中的重點。
“有限空間因為通風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南岸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馮曉鷗介紹,今年以來,南岸區城市管理局大力推進156套化糞池危險源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項目,強化智慧應用,深化數字賦能,推動實現化糞池安全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測與及時預警,有效提升城市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對于群眾好奇的系統運作原因,馮曉鷗解釋說,安全監測預警系統主要是通過安裝在化糞池內的傳感器,實時監測池內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的濃度,以及液位高度等關鍵數據。
此外,在南坪商圈人口密集、化糞池容積大的點位,配備了2套人工智能管控設備。運用高精度傳感器實時捕捉化糞池內甲烷、硫化氫等氣體動態變化,通過AI算法精準測量關鍵指標,實現“秒監測、秒預警、秒處置”的精準化、高效能安全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化糞池安全管理的效率與準確性。
申請道路入戶不跑路
城鄉供水同網同質
“村民應當如何申請道路入戶?”“南山上的供水工程多久可以完工?”
“村民申請道路入戶,可以先到當地村委會進行登記,村委會收到申請后進行實地考察,將情況通過鎮街反饋到區農業農村委,不需要村民親自到區里申請。”“大南山片區供水管網建設及升級改造預計2025年8月完工,惠及南山街道雙龍村、大坪村等11村,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發布活動現場,南岸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姜疆針對大家關心的家門口的問題,進行了一一回答。

今年,南岸區農業農村委將進一步推進峽口鎮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強力推動廣福片區、銀湖村示范建設工作;整合鄉村振興(重慶)數字產業研究院資源優勢,建設南岸數字鄉村樣板,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實施長生橋鎮涼風片區、迎龍鎮龍頂片區、峽口鎮西流大石片區等區域農村飲水管網改造;發揮農業數智產業園平臺作用,強化招商引資,抓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人均收入提高;加快推進長生河及其支流綜合治理工程(二期)建設進度,開展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專項整治;推動渝農經管系統全覆蓋48個行政村,記賬率達100%,農村產權流轉新增交易額1000萬元。
關愛一老一小
構建“家門口的幸福圈”
“一老一小”問題關乎民生,連著民心。
作為發布活動落地的街道,在關愛“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上,南山街道有著生動的實踐。
南山街道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帶站”模式,引入專業社工組織,重點圍繞老人床邊、身邊、周邊三個維度,打造自助、互助、共助的“三邊三助”協同式互助支持網絡,探索推進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健康協調發展,結合農村“遠、散、弱”特點和老人實際需求,就近就便打造老人身邊的流動式睦鄰養老空間。

南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周仁強補充到,南山街道在2023年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3個村居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室,村(居)兒童主任配備率達 100%。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家庭寄養兒童探訪巡查覆蓋面達 100%,每年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費(補助)金7.9余萬元。
“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的交通大不一樣了,這個做得不錯。”現場居民點贊。
周仁強介紹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的交通問題,是通過源頭治理、疏堵結合等方式,街道聯合交巡警、學校等“線上+線下”24小時快速響應,提高協作效率,提高居民參與度,推動230個小區停車位對外開放,打造崇文支路形成道路微循環,有效減少交通擁堵。
科學減重不費心
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妹妹,給你分享個好消息!我們采用篩查、管理、干預、監督四步工作法,幫助大家減肥!”針對參會群眾關心的體重管理問題,南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袁晶遞出一份科學減重辦法。

據她介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為肥胖居民建立詳細健康檔案,測量身高、體重等多項指標,綜合評估后制定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讓家庭醫生團隊為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人群制定“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教導居民合理膳食、控制熱量攝入;根據不同年齡段和身體條件,為居民量身定制運動計劃;安排專人定期隨訪有體重管理需求的居民,了解執行情況、解答問題、給予支持,依據體重變化和身體反應適時調整管理方案。

為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CT、DR、彩超、腹腔鏡先進設備,能診治常見多發病,同時組建了11支家庭醫生團隊,每月下網格提供家醫服務達16次以上,開設家庭病床,醫保報銷率超80%,開通120急救網絡站點保障危急患者等,未來還將深化中醫康復技術,打造“醫、康、養、護”服務。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