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 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來、住得安心、過得舒心
2025-02-11 12:03:3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2月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2025年重慶市推進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邀請相關部門作情況介紹,并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擁軍提到,2025年,將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的住房保障體系,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來、住得安心。
——通過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
“我市公租房在全國率先打破戶籍限制,農業轉移人口與本地城鎮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申請資格,凡是在中心城區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滿足住房、收入標準條件就可以申請市級公租房。”陳擁軍表示。
其中,住房條件為:在中心城區無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5平方米,三年內無住房轉讓行為。收入條件為: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基準,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本市上年度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家庭不高于1.1倍,單身人士不高于1.2倍。符合條件的群眾可通過各區公租房申請窗口或者“渝快辦”線上等渠道進行辦理。2025年我市將分配公租房2.5萬套,為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通過保租房提供階段性保障
保租房就是保障性租賃住房,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通過新建、改建、改造、收購等方式進行籌集。
“我市保租房以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可拎包入住;不設收入限制,面向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供應。”陳擁軍稱,大家可通過“渝快辦”搜索渝悅安居,查找心儀的房源,然后到保租房項目現場辦理入住。2025年我市將新籌集保租房2.4萬套(間),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通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長久性保障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劃撥土地進行建設,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我市已經制定相關政策制度,將包括農業轉移人口在內符合條件的工薪收入群體納入配售對象范圍。2024年全市已開工建設14個項目、7000套房屋,2025年將新開工建設6000套,將分批形成有效供給,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在內的工薪收入群體購房需求。
相關專題: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