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垃圾分類 綠色“童”行
2025-01-20 15:54:5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周杰)“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了樹立孩子們的生態文明價值觀,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內容。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花馬社區聯合重慶師范大學小尾巴兒童文學劇社來到愛迪蒙幼稚園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活動,將幼兒園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推向了高潮,帶動同學們從身邊做起,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形成環保意識。
情景劇用夸張怪誕的童話方式講述垃圾媽媽生下有毒垃圾、餐廚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個寶寶,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一系列好玩的故事。后來因為開展垃圾分類了,四個寶寶都被放置到合適的位置,于是他們發揮了各自的作用,為建設綠色環保城市建功立業。“用情景劇這種創新方式宣傳垃圾分類,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度,也實現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有助于小手拉大手,共同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情景劇一改垃圾分類宣傳說教的模式,從垃圾分類收集桶的角度生動形象地展現幾類垃圾的特點,讓學生在詼諧幽默的表演中提升認識,增長知識。小朋友張溫子沐說:“今天志愿者姐姐告訴我們垃圾分類是為了我們這一代人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長大后依然可以看見綠水青山。所以我們小朋友們更要有環保意識。”
此外通過與情景劇內容相關的有獎問答,鞏固和拓展垃圾分類知識,讓孩子們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把垃圾分類的話題和行動根植于心。“經過我們志愿者的實地調查,在日常垃圾分類工作中,不少小區存在居民意識松懈的現象,一方面是怕麻煩;另一方面也是受一些錯誤信息的引導,怕前頭分了后頭混。所以我們組織志愿者排演了這個情景短劇,希望廣大居民能夠積極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牢固樹立觀念意識,同時也要尊重垃圾分類志愿者的付出。”花馬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介紹。
花馬社區堅持從多角度創新垃圾分類的宣教工作模式,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社區活動和專題教育,向大家傳播垃圾分類的環保思想,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化地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參與率,讓綠色新時尚根植社區。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