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留守的花朵”在陽光下綻放 ——萬盛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行動小記
2024-09-30 18:11:46 來源: 幸福萬盛
在萬盛,活躍著這樣一群“愛心媽媽”:陪伴孩子們讀書,幫助孩子們重拾自信和勇氣,給予孩子們無私關愛……她們用愛溫暖了一顆顆童心,更溫暖了廣大的家庭。
近年來,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文明辦)、區婦聯結合“春風滿巴渝 盛城煥新顏”社會風氣提升行動,積極探索創新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方式,健全兒童關愛幫扶工作機制,以實際行動當好困境、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情感的貼心人、學習的引路人和成長的呵護人。
完善機制 提升愛心媽媽“牽引力”
“暑假作業要合理安排時間,每天按照計劃做,不能把書本拋在腦后,也不要一下子全部做完,不懂的地方記得問老師或者給我打電話。”“愛心媽媽”婁必蘭在暑假開展入戶上門結對關愛行動時,給結對幫扶的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表,希望他能在度過一個美好假期的同時,不落學業。
讓“愛心媽媽”有形有效,“常態化關愛護成長”是基礎。對此,在全面掌握轄區困境、留守兒童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萬盛經開區組建未成年人關愛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特色崗位守衛服務崗,出臺并印發《“護苗成長·育苗向黨”關愛未成年人工作實施方案》,探索建立“338”工作機制,持續深化與結對兒童情感溝通,為他們提供生活照料、學業輔導、精神撫慰、家教指導、困難幫扶等關愛服務。
依托平臺 跑出愛心媽媽“加速度”
“孩子們,我們是‘愛心媽媽’,這個兒童節我們和你們一起過……”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塔山社區、興隆街社區、榜上村(天池社區)、綠水村等村(社區)的“愛心媽媽”和結對的孩子一起開展親子活動,現場互動場面十分溫馨。
“除了六一兒童節這一特殊節點,我們還在周末、寒暑假、傳統節日,利用永利社區‘渝好空間’,打造‘渝好歡唱團’,以音樂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守護兒童心理健康。同時,以轄區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等為陣地,開展關愛活動70余場次,助力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萬東鎮婦聯主席李玖蕊說。
此外,“愛心媽媽”還積極探索構建家校聯動“新模式”,充分發揮學校、家長作用,建立心理干預機制,重點關注關愛結對兒童存在的環境適應、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問題,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關愛對象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
形成合力 畫好愛心媽媽“同心圓”
張小友(化名)是一名六年級學生,母親系語言殘疾一級,父親系精神三級并伴有先天性耳聾。花卉園社區婦聯執委鄭學容作為張小友的“愛心媽媽”每月持續跟蹤他的生活、成長,定期到他家看望慰問,開展青春期心理輔導。現在,張小友心智健康,積極參加社區活動,長成了一名陽光少年。
為了讓困境、留守兒童和“愛心媽媽”更好地雙向奔赴,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文明辦)、區婦聯攜手民政、公安、團委、工會、關工委等部門和愛心民企等社會力量共同畫好“同心圓”。
依托村(社區)網格員,充分利用六一兒童節、寒暑假等時間節點,常態化開展未成年人法治宣傳、心理健康服務和自護教育;聯合區公安分局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暢通網絡投訴舉報渠道,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利益的行為;聘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10余名,參與轄區校外培訓治理;對轄區5名輟學學生進行勸學工作,家長和學校反饋良好,部分輟學學生已有返學意愿;錄制“掃黃打非”兒歌視頻和未成年人熟悉的兒歌視頻,共同營造轄區良好社會文化環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助力;盛青黛集團董事長陳燕向留守和身處困境的兒童張開溫暖的雙臂,資助他們圓夢成才,歷年來累計捐贈總額超過40萬元。
黨工委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協同、措施得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為萬盛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下一步,萬盛經開區將持續健全兒童關愛幫扶機制,深化“渝見有禮”行動,組織匯聚更多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她”力量建強關愛隊伍,織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護網”,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守護愛護未成年人的長效機制和良好風尚。
(記者 劉亞蘭)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