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4》發布 重慶連續兩年穩步上升
2024-09-26 12:04:59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曹妤)9月26日,第六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重慶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峰會上,中國口岸協會、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航空經濟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聯合課題組發布了《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4》。
總指數評價結果顯示,上海浦東、廣州和北京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連續四年位列前三,深圳、鄭州航空港區、上海虹橋、北京大興、重慶、成都雙流和杭州位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前十名與上年保持一致,其中廣州首超北京首都機場位居第二,而成都雙流下降四個位次,跌至第八,上海虹橋總指數提升較為顯著,排名上升兩個位次,超越北京大興位居第六,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連續兩年每年提升一個位次,上升至第八位。
排在后五位的也與上年保持一致,仍然是蘭州、呼和浩特、太原、大連和石家莊臨空經濟區。其余臨空經濟區中,成都天府排名上升7個位次,提升幅度最高,海口、烏魯木齊和珠海臨空經濟區,均上升了4個位次。
報告顯示,與上年相比,2023年17家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總指數平均為66.22分,比其余23家非國家級臨空經濟區高5.5分,排名前十的臨空經濟區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達8個,除區域影響力和綠色發展兩個分項指數外,在總指數以及其余7個分項指數上,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指數平均分均高于23家非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特別是在總指數、樞紐帶動指數、國際開放指數、體制機制創新指數以及協調發展指數上,具有較為顯著的領先優勢,這表明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優勢依舊明顯,也意味著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對于推動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作用。
從分項發展指數看,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在樞紐帶動指數和體制機制創新指數上均排名第一,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在協調性發展指數和生活便利化指數均排名第一,區域影響力指數排名第一為烏魯木齊臨空經濟區,發展動能指數排第一的是上海浦東臨空經濟區,國際開放指數排名第一的是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范區,城市航空金融發展指數排名第一的為北京,廈門臨空經濟區和三亞臨空經濟區在綠色發展指數排名并列第一。
2023年以來,我國航空運輸業恢復增長勢頭良好,以無人機、eVTOL為代表的低空產業發展迅猛,開啟低空經濟新時代和我國臨空經濟發展新篇章。本報告系列研究表明,以樞紐經濟、創新動能和“開放高地”等為特征的臨空經濟區,已成長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