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青年說 | 以綠色為底色,繪制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2024-07-22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近日,2024年重慶最新一批市級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公布,70家綠色企業和5個綠色園區脫穎而出,它們不僅是重慶綠色轉型的生動注腳,更是全國乃至全球綠色發展的鮮活樣本。這一系列成就,不僅展現了重慶在綠色發展道路上的堅定決心,更為我們揭示了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和深刻啟示。在時代的洪流中,重慶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筆,繪制出一幅幅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畫卷。
綠色技術是創新驅動的引擎。技術,是推動綠色發展的核心動力。從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工藝,到兩江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節能改造,這些企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技術向綠”的深刻內涵。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和裝備,實施節能技改,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實現了能耗和碳排放的顯著降低。這種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綠色生產模式,正逐步成為重慶乃至全國企業轉型升級的標配。綠色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為社會帶來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可見,綠色發展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撐和創新驅動。只有不斷推動技術進步,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綠色產品是市場需求的導向。產品,是連接企業與市場的橋梁。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重慶造”產品開始打上“綠色”標簽。從上汽紅巖的新能源重卡,到萬盛浮法玻璃公司的余熱發電玻璃,這些綠色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對低碳、環保產品的需求,更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綠色產品的不斷涌現,是市場需求導向的結果,也是企業責任擔當的體現。可見,綠色發展不僅要關注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更要注重產品的綠色化。只有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滿足環保標準的綠色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綠色產業是轉型升級的方向。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重慶正積極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從國家級綠色園區的示范引領,到多個工業園區的智能化改造和綠色化轉型,重慶正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重慶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可見,綠色發展不是對傳統產業的簡單否定,而是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只有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才能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重慶在綠色制造領域的探索與成就,是其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的生動體現。重慶的綠色發展之路,是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力量、市場的導向和產業的轉型。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一個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美好未來。讓我們攜手并進,讓綠色成為重慶發展的底色,成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式!
作者:曾曉亮(重慶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