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觀察|“刷”出來的國際范兒 無憂支付推開渝中開放之窗
2024-06-22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滴……支付成功!”
一接一遞一刷,只用了一張VISA卡,一杯現磨的咖啡便遞到外籍人士手中,從制作到刷卡支付,全程不到3分鐘。
讓外籍朋友像本地人一樣體驗“絲滑”的移動支付,在渝中區,這樣的場景如今覆蓋了食、住、行、游、購、娛、醫,支付方式也全新升級為五大支付服務體系,這一切得益于渝中區正在推進的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建設。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6月《重慶市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實施方案》出臺,其中,積極打造支付服務示范點和支付便利化示范區被納入任務清單。
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推進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創建,渝中區搶先一步。作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這里有占全市七分之一的外商投資市場經營主體,占全市二分之一的世界500強企業,從支付便利化出發,一座更加友好和便利的國際都市敞開了一扇開放的大門。
“刷”出速度
外籍朋友一部手機走四方
移動支付廣泛普及的今天,也許不帶錢包出門的你并不覺得稀奇,但支付習慣的差異曾讓外籍朋友直呼“花錢難”。
“一部手機,走遍天下”,如今在渝中區已實現全域覆蓋。不經意間逛進一座商場,拐進一個咖啡館,只需稍加留意,你會發現,貼有統一受理境外客人消費服務的標識,清晰地顯示著支持多種支付方式。

“像VlSA、萬事達、運通、大來、JCB這樣的外卡,可直接刷卡付款,也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現金付款,和我們本地人消費支付沒有任何區別。”渝中區商務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記者。
前不久,來自西班牙的王雅(中文名)體驗了一把一日游重慶,打卡最火的軌道交通李子壩站、逛百年解放碑商圈,全程只用了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
“用支付寶可以直接乘坐軌道交通,再也不需要四處詢問了。”王雅驚喜地發現,無論是高檔餐廳、豪華酒店還是街頭小吃攤,只需輕輕一刷,幾秒鐘即可完成支付。

今年4月,渝中區正式啟動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創建,成為全國17個重點省市打造的“支付便利化示范區”之一。按照“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總體思路,渝中區明確境外銀行卡受理、移動支付、外幣兌換、現鈔使用、賬戶服務等改進措施。
首先完成示范點打造的解放碑商圈,支付場景涵蓋了“食、住、行、游、購、娛、醫”領域,緊接著,是朝天門商圈、化龍橋區域、鵝嶺二廠支付便利化重點區域的打造。其中,解放碑商圈重點區域已基本實現外籍來華人員無障礙支付,國泰廣場、WFC購物中心、時代廣場、復悅薈4家重點商場,76家商戶,已基本實現現金支付全覆蓋。
“刷”出高度
40年“老字號”做起國際生意
支付便利化的普及,方便的可不止外籍朋友。
夜幕降臨,渝中區洪崖洞,當鱗次櫛比的門店攜璀璨的燈光登上重慶夜的舞臺,麻辣鮮香的火鍋便開啟了“沸騰”一條街模式。
順著熙熙攘攘覓食打卡的游客前進的方向,是一家已經創辦了40年的重慶火鍋“老字號”,這個外籍朋友頻頻光顧的地方,也在迭代升級支付服務。
“由于升級了POS機功能,現在刷卡費率比從前更低了!”該火鍋店有關負責人介紹。
過去,由于外籍人士支付習慣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國外,刷卡是支付的主要渠道。而在內地消費,外卡刷卡手續費普遍在2.5%-3%左右。

為突破這一難點,渝中積極開展優化支付服務行動,暢通外籍人士小額消費,各大商戶、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積極參與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建設。
一方面,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商戶梳理形成名錄,升級改造可受理境外銀行卡POS機,推廣重點場景商戶“外包內用”,即境外電子錢包在境內商戶支付;而對于不愿刷卡的商戶,則采用“現金兜底”的方式,主動上門兌換零錢。
另一方面,對接支付寶、銀聯等機構打通支付渠道。以支付寶為例,其同步創新開展的“外包內用”“外卡內綁”,小額免驗證,僅需提交簡單信息,即可將外卡與支付寶進行綁定,輕松開啟“買買買”模式。
“無憂”支付的暢通,不僅讓商家在“家門口”做起了國際生意,同時,也為渝中區消費添了“一把火”。
目前,渝中區已有1113家門店可以刷境外銀行卡消費,外卡pos機共有5691臺,全區所有的ATM機都可以用外卡直接提取現金人民幣,方便外籍人士、老年人在渝中區隨時消費、無障礙支付。
“刷”出存在
“一站式服務”接軌國際
作為重慶“母城”、都市極核、開放窗口,渝中區正全力推進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核心區、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
聚焦“國際”,緊扣“消費”,讓“刷卡者”心滿意足,更多貼心周到的服務來了。
動動手指頭,即可申領一個數字人民幣“軟”錢包,并通過各大銀行卡進行充值,繼江北機場布放重慶首臺支持配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貨幣兌換機后,渝中區也同步上新了。

“外籍人士可通過貨幣兌換機直接使用美元、英鎊等9種外幣現鈔兌換或充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無需開立境內銀行賬戶就能輕松獲取數字人民幣進行消費,更好滿足他們小額消費需求。同時,貨幣兌換機還支持境內老年人持居民身份證使用人民幣現金兌換獲取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中國銀行重慶渝中支行副行長莫莎莎向華龍網記者介紹。隨著廳堂服務環境及流程的不斷優化,該行對滿足條件的網點均設立了“無障礙通道”,并配備外語咨詢服務人員或翻譯器,優化業務英文受理環境。
在渝中區,像這樣的服務重點網點遍及全域,目前,全區可使用境外銀行卡支取人民幣現金或外幣兌換人民幣現金的銀行營業網點約40家,在全市排名前列。

根據計劃,未來,渝中將在全域建立10個“支付便利化服務示范點”提供“一站式服務”,升級改造200臺POS機,全面構建優質高效的境外銀行卡受理、現金支付、移動支付、賬戶服務、數字人民幣“五大支付服務體系”,提升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在渝中的支付服務體驗。
“提升支付服務水平,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是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在要求。”渝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支付便利化服務工作的推進,極大的提升了這座城市對境外人士旅游、消費、生活、工作的吸引力,不斷刷新著渝中區在國際舞臺的“存在感”。
記者手記:
渝中區全域建成支付便利化示范區,讓刷卡不再“卡”,也讓現金找零不再難。
另一個角度看,滿足外籍來華人員在渝短期差旅及中長期學習、工作、居住等不同類型的支付需求,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支付方式的迭代升級,更是一次對城市服務功能和居民生活體驗的全面革新。
從構建優質高效的境外支付體系,到建設一流商圈、打造精彩消費名片,渝中區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數量、跨境消費金額持續增長,渝中跨境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明顯增強。
通過打造國際化的支付環境,這種“刷”出國際范兒的支付方式,正在成為渝中區連接世界、展現城市風采的橋梁。
華龍網 記者 陳攀 舒婷
責任編輯:陳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