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友圈|跨界聯動“火”出圈 自貢彩燈“生命力”觀察
2024-05-21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對自貢巔峰國際旅行社負責人周詠濤來說,對過去的自貢燈會,白天與黑夜界限分明。
“大家都覺得,白天看燈能有啥耍事嘛?”夜幕落下,燈光點亮,才是狂歡的開始!這也是周詠濤和員工接待客人最忙碌的時候。
今年“五一”,這樣的現象得到打破。自貢彩燈在游園玩法上開展了全新探索,將漫展與燈會相結合,開啟“白+黑”的全新玩法。
這一舉措,直接讓自貢巔峰國際旅行社待客量同比增加60%。

“白天逛漫展,晚上看燈會,這一趟來得太值了!”今年“五一”假期,重慶游客姜松專程驅車帶家人到自貢游玩。雖然天公不作美,但一家人熱情不減。
從下午1點開始入園,姜松一家,與國內頂流動漫IP零距離互動,逛動漫集市,看“五一”定制演藝大秀,樂此不疲。

華燈初上時,在萬千巧奪天工的彩燈輝映下,COSER互動巡游、動漫市集、國風趣味游戲、國潮演藝互動秀等活動豐富多彩,如夢似幻般的光影動漫之旅更是美不勝收。

事實上,在延長游客游玩時間、豐富游玩體驗上,自貢從去年就有布局。
傳統的自貢燈會,在春節元宵期間亮燈,游覽時間只有一個多月。550畝的中華彩燈大世界,一年中有近十個月無法待客,讓彩燈行業面臨著季節性難題。
如何培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2023年中秋國慶以來,自貢就開始謀劃節慶燈會向主題燈會的轉型。

2023年9月,中華彩燈大世界首次推出“中秋國慶彩燈嘉年華”大型主題彩燈游園活動。嘉年華從經典古詩詞和神話傳說中提取文化符號,精心打造了一批國風主題燈組和演藝活動,成為節慶燈會向主題燈會轉型的破冰之作。
今年“五一”假期,自貢彩燈更是首次與“漫展”攜手,讓“賞燈會”變成“玩燈會”,打破“夜游燈會”的傳統印象,為游客們帶來更深入、更多元的游園體驗。

中華彩燈大世界,一年四季有燈看的愿景正在照進現實。
“五一”假期,最引人矚目的燈組,莫過于“社牛”年獸。
這是第30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上,首次融入AI技術創作的“年獸”燈組。“五一”期間,中華彩燈大世界對燈組進行了升級和維護,為“年獸”燈組換上了國潮新裝,對AI語音智能系統進行了升級。

“年獸”會隨機挑選現場游客,與他們展開新穎有趣的實時互動對話,并輔以肢體動作、特色音效和水霧效果,前所未有的互動體驗引得游客紛紛點贊。
除了“AI”新技術,自貢彩燈在新材料、新設計上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青年彩燈工匠王茂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利用21種廢舊材料,巧妙地打造出了“馬踏飛燕”燈組,不僅造型獨特,更兼具金屬和機械質感,讓傳統彩燈煥發出新的生機。

他還把兵馬俑設計成一個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給毫無表情的兵馬俑面容和吉他加入笑臉。只為“讓文物更有生命力,貼近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正是有了像王茂森這樣的匠人,自貢彩燈在創意設計、新材料、新技術上不斷突破,讓機械馬踏飛燕、賽博兵馬俑、賽博說唱俑等創意作品層出不窮。

在自貢海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維維看來,設計是自貢彩燈生命力旺盛的靈魂。李維維的企業常年與四川美術學院開展合作,共同創作燈光藝術裝置,并在上海、廣東等地展出。
為了滿足市場的創新需求,自貢引導一大批美術專業本、碩人才加入到行業中來,在彩燈研發、創意設計、制作展出等方面強化科技賦能。
自貢文旅投公司、四川輕化工大學、四川燈彩集團還組建成立了全國首個彩燈學院,自貢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設立彩燈專業,自貢市完善“中職—專科—本科—研究生”的四級彩燈人才培養體系,每年培育超過2000名“彩燈工匠”和經營管理類人才。

文旅搭臺,經貿唱戲。
“自貢燈會的生命力還來自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自貢市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青山告訴華龍網記者。可以說,從誕生之初,自貢燈會就傳承了創新的基因。
自貢,一個因鹽業、化工、機械而聞名的城市,曾誕生了眾多國內“第一”的記錄。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面臨轉型課題。自貢抓住了文旅機遇,將傳統彩燈與現代經貿活動完美結合。
宋青山介紹,1963年12月12日,中共自貢市委召開常委會第51次會議,決定舉辦1964年春節燈會。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首次以政府名義舉辦的迎春燈會。
此后至1986年,前后舉辦了七屆迎春燈會,成千上萬的群眾觀燈、贊燈,自貢燈會聲名遠播。

1987年元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市委、市人民政府舉辦了自貢市首屆國際恐龍燈會經貿交易會。把經貿活動引入燈會的舉辦機制之中,將傳統彩燈娛樂活動同現代貿易活動融為一體,開全國之先河。
經過60余年的發展,自貢已有彩燈、仿真恐龍主營和關聯企業1000余家,從業者10萬余人,年產值60億元,燈展業務占據國內85%、國外92%的市場份額。
也就是說,在這座城市,平均每5個勞動者中,就有1個從事燈相關事業。

即使有了“天下第一燈”的美譽,自貢燈會也一直不懈探索。
近年來,自貢出臺《支持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自貢)建設推動彩燈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多措并舉加大產業培育和扶持。
自貢市人民政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自貢燈會等傳統文化IP與流行數字IP深度融合。

“ 彩燈是自貢人民智慧的結晶,賦予了自貢這座老工業城市獨特的魅力。” 5月8日,自貢市委書記曾洪揚在自貢彩燈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發展,全面推動彩燈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相關部門、國有企業要搭平臺、強保障、優服務,不斷完善支持政策和措施,幫助彩燈企業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持續擦亮“中國燈城”金字招牌。
一盞燈點亮一座城,自貢燈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華彩燈大世界兩次成為央視元宵晚會分會場,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在2022年被評為全省唯一的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2023年接待游客超過140萬人次。
依托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都大運會等國際展會和賽事活動搭建文化貿易平臺,自貢形成“中國彩燈節”“中國花燈節”等多個燈展品牌,登記注冊海外商標版權30余個。

自貢12家企業、5個項目分別入選2023—202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入選數量居四川省首位、創歷史新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一盞“燈”,將這座西南內陸城市帶到了文化出海的前沿。
反之,自貢又放大比較優勢,以文旅影響力帶動區域消費升級。
自貢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重要的連接樞紐。
2022年,在重慶舉行的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動啟動儀式上,川渝兩地聯手推出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大主題游”。其中,中華彩燈大世界、自貢恐龍博物館入選長江上游黃金水道主題游。
目前,當地正大力實施“文旅興市”戰略,加快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地區特色消費目的地城市。
一盞盞彩燈亮起,品牌在走遠,世界在變近……
華龍網記者 陳美西/文
楊淳淇 李鳳蘭/視頻
陳楚瑜/外聯
趙軍/設計
劉思利/編輯
責任編輯:劉思利